漏洞還會有多久?

很久以前,在eBay還是電子商務霸主的時候,買家的電子郵件地址是會給賣家的。不知道有多少人靠這個漏洞發spam email發財了。當然這個漏洞後來被堵上了,所有marketplace應該都拿不到買家真正電子郵件地址了。  後來Facebook出来了,打著各種高大上的旗號,其本質還是利用用戶的隱私來賺錢。  Facebook的廣告有很多種,你在裡面選出各種條件來投放廣告當然是狠狠地利用了用戶的隱私數據,但只能算五十步。畢竟這個方法只可以縮小範圍,但還是不能根據用戶過去的購物記錄來進一步推銷。  要做到一千步笑五十步,必須要有更厲害的招數,Facebook當然不會放掉這個大好機會,於是更厲害的殺手鐧就出来了,用電話號碼去target你所要的目標用戶。  很多Facebook廣告專家都會孜孜不倦的講到如何用電子郵件和電話去精準投放廣告,但很少有人公開談論如何弄到電話號碼。做這行的人都有默契,對於灰色地帶絕對不談。你當然可以很努力的像很多大商家去建你的電話號碼list,但成本是不低的,而且有多少人會願意給你電話號碼呢?  這就是最灰色的地方了,各個marketplace 雖然屏蔽了真的電子郵件地址,但真正的電話號碼卻傳給了賣家。如果運輸中有問題的話,運輸公司例如FedEx和UPS可以打電話和客人聯絡,例如改地址。在沒有Facebook大力發掘隱私用電話號碼來target用戶的年代,這個不是一個問題,也基本上無人在意。  但Facebook改變了遊戲機制。理論上講根據客人過去的購買記錄,可以不停的在Facebook向他們推送廣告。例如有新產品出来,可以用廣告向老客人派coupon,有了銷量以後,搜所排名就可以迅速拉升。當然還可以做很多其它合情合理或者違背江湖道義的事情,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各個marketplace其實也知道這個漏洞,所以得別注明電話號碼只可以用來做運輸商品的不時之需,絕對不可以作其它用途。例如Amazon每个Order都有这样一个警告,很明显是有不少卖家在钻空子。 問題是如何證明電話號碼被用來做其它用途了。筆者上一篇文章”西部必殺技”提到更嚴重的問題都沒有解決,這個君子條款更加沒法監督了。  到這裡終於講到正題了, Marketplace也想對這個漏洞下狠手,就像把郵件地址藏起來一樣。Amazon就這樣試了一天,然後就結束了,估計是卖家们的各種fulfillment系統配合不了。  Amazon 的想法到也是很天真的,做了一個統一的總機號碼,然後每個買家是一個單獨的五位的分機號碼。當然他們的格式也很理想化,用(總機號碼 ext. 分機號碼来表達),結果就是電話號碼的長度有26位。我們的import程式馬上就出錯了,數據庫的長度存不了26位的電話號碼啊。  好在我们的import程式是自己写的,于是赶快马上改程式,把单全部import进来了。当然我们也嘲笑Amazon的设计有严重的问题,不能控制import程式的人可能就悲催了。因为:  1,很多系统根本存不下这么长的电话号码。  2, 在很多系统看来,这个电话号码的format根本是错的。  3, 有些系统没有电话分机号的概念。  4,5位數的分機號只能有10萬個號碼,很快就可以用完。  正当我们准备幸灾落祸,看其他卖家抱怨的时候,Amazon第二天就把这个愚蠢的实验停止了。一切都恢复到从前,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然後過了一段時間,Amazon […]

西部必殺技

有人問我“你有沒有方法把產品排在Amazon搜索結果的第一頁啊?”。我說:“可以啊,問題是你敢不敢啊?”。也有人問我:“為什麼我的競爭對手在短時間就可以有這麼多的好評?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做得到?”。我說:“可以啊,問題是你的預算夠不夠多,敢不敢用錢買啊?”。 在一個有漏洞的系統裡面,只要你敢,就有機會。在充滿漏洞的marketplace,例如Amazon,eBay和Walmart,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這就像很久以前的美國西部,大家為了掘金,都各出其招。下面筆者就來分享揭露一些下這些西部的必殺技。美國賣家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因為你最有可能先把自己給必殺了。  買對手的東西,然後退貨留差評  這種情況在某幾個大賣家把持的產品很容易發生,特別是寄費貴的產品。你以為你可以用質優價廉來在市場上分一杯羹,結果源源不斷的退貨和差評讓你虧不起也賣不动,只好不賣了。如果單件商品每天有很多的量,對手還要考慮一下。如果每天賣不到20件商品,隨便僱堆打手每天退你幾張單就可以叫你知難而退了。試想如果來回的寄費就要四五十美金一個商品,你還敢不敢虧下去,與此同時差評也接踵而來,就算你虧得起也賣不动了。  另一個用途就是伏擊對手。例如在感恩節就要來臨之前的一段時間拼命買你好賣的東西,然後退貨留差評,讓Amazon把你的產品下架,等你終於和Amazon解釋清楚重新上架的時候,連聖誕都過了,你唯有對著一堆存貨長嘆。  想去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手的好評一大堆,你有沒有能力找到更多的流氓來幫你? 假銷售記錄  這裡講的是大規模的作假,那種小打小鬧讓親友來捧場的已經不屑提起了。  歷史比較悠久的是下單寄到一個隨便選的地址,然後隨便寄個破東西過去,這樣就有了tracking record了。由於都是寄很差的東西,收到的人很不滿,於是偶爾還可以見到媒體曝光一下。后来也进化了,也寄真的东西了(估计都是Amazon Prime order) ,运气好被盯上的话,你也可以收很多奇怪的包裹。  https://www.kgw.com/article/news/local/more-people-report-mysterious-amazon-packages/283-2f448fcf-c2e2-47c4-9be4-dde0ed35e9ae http://www.fox9.com/news/shakopee-couple-s-mystery-packages-shed-light-on-brushing-scheme 再後來就有更高級的了,幫你下單並提供tracking number,你自己傳tracking number去的marketplace就行了。  假評論  這個在Amazon上最氾濫。Amazon吹噓自己的系統如何聰明可以把這些假的全部找出來,但實情是經常找不出来,或者把覺得是假的評論刪掉,並沒有把產品下架並把賣家的帳號關掉。  假評論通常也伴隨假銷售。因為留評論的比例太高的話可能會引起懷疑,所以專業留評論的所謂專家會建議買三留一(買三張單一張單留評論)或者其它比例来做掩蓋。  […]

好書好文

筆者在過去兩三年看(聽)了很多的書,在工作中也會看到很多的文章。通常要看好幾本書才有好的值得推薦,要看更多的文章才有好的可以分享。 過去筆者錯誤地以為經濟學和心理學對於日常的商業營運不會有太大的幫助,特別是錯誤地認為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得主的研究只適合為政府的政策找理論根據,並不適合普羅大眾。直到看(聽)了一些諾貝爾獎的得主寫的書以後,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無知。而最大的錯誤就是根本沒有看過別人的東西,就開始在想像中來找理由拒絕。後悔已經來不及了,筆者現在盡量找好的書來看來聽,以彌補失去的時間。  這裡要推薦的第一本好書是 Daniel Kahneman寫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   Daniel Kahneman是一位擁有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的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是2002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在這本2013出版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他把影響我們做決定的各種因素和我們做決定的各種行為分析得體無完膚。筆者多麼地想把這本書給20歲的自己或是30歲的自己看啊,可惜時光不會倒流了,常人犯得錯誤筆者也未能避免,現在亡羊補牢,可惜羊都跑了很多了。  如果只有一本書可以推薦,筆者一定會首選這本 ”Thinking, Fast and Slow”。除了這本書本身已經有了豐富的內容以外,它還是其它好書和技巧的重要理論基礎。例如下面要分享的第二本好書。  The Persuasion Code: How Neuromarketing […]

Amazon FBA Onsite

在上篇文章”一場停電帶來的啟示”裡,筆者建議盡量把零售的訂單交給專業的第三方去發貨。如果由於各種原因,你還是要使用自己的倉庫,那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要盡量爭取競爭優勢。  筆者也是兢兢業業地把自己的倉庫優化來盡可能的增加優勢。最近終於成功的把Amazon FBA Onsite弄好了,現在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什麼是Amaon FBA Onsite   隨便在 網上搜索了一下,居然沒有Amazon 官方的資料。那筆者就來發揮一下,所謂 FBA onsite就是在你的倉庫裡畫了一塊區域來作為Amazon 的FBA倉庫。你要負責把貨物放進這個onsite倉庫,還要要負責把賣掉的商品寄出去。  再簡單抽象的表達一下,就是你來經營一個Amazon FBA倉庫,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可以小到就一排架子。  FBA onsite的好處  1,商品一旦放進onsite,就馬上有Prime和Fulfillment by Amazon的標誌。例如下面這堆耳機,它們有可能是從Amazon的倉庫發貨,也有可能是從賣家的FBA Onsite倉庫發貨,買家是根本不可能區分的。Prime和Fulfillment是品質和信心的標示,消費者會更加傾向於購買有這兩個標誌的商品。  2,不用將商品寄到Amazon 倉庫 。如果沒有FBA onsite而又想有Prime標誌的話,唯一的選擇就是要將商品寄到Amazon倉庫。這個聽起來好像問題還不大,但實際操作中還是很複雜。如果商品銷量大,所有的麻煩都不是一個問題。但如果商品本身的庫存就不多,銷量也不大的話,寄一點點庫存去Amazon就完全不值得了。  3, 可以靈活的調配FBA的庫存。由於貨都控制在自己手上,而且庫存轉進或者轉出FBA  Onsite都非常的快。那很多商品都可以快速小量或者大量的進出FBA Onsie,這樣庫存可以在Amazon和其它channel之間靈活的分配。  4,Amazon提供軟體來管理。沒有其它API需要處理,你必須使用這套軟體。從商品進到倉庫到印Shipping label 出來,都在這套在線軟體裡實現了。按照軟體的要求來做的話,犯錯的機會非常的小。筆者曾經想寫一個幾乎和這個一模一樣的軟體,原來早就被別人做出來了。 FBA Onsite的缺點  1,Onsite有費用。筆者個人認為這不是一個缺點,因為這又將一些小的投機份子排除在外,真正認真做事的商家不會在乎這點費用。但同事每次提到這每個月幾百塊錢的費用都心有不甘,所以我在這裡把它當一個缺點列出來。如果你連這幾百塊錢都賺不回來,那你的商品結構,你的商品sourcing才是更大的問題。  2,Onsite的shipping fee要比Amazon本身FBA的Shipping Fee要高,特別是小東西。這個是Amazon設定的價錢,你不會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個人認為這個價錢還是很不錯的,因為Prime本身是兩天服務。能夠在兩天用從一個倉庫把商品運送到全美各地,Amazon的價格的確不能算黑心。  3,Amazon可能會和你爭價格。Amazon也有可能從同一個牌子買貨(Amazon Vendor)然後和你比價格,如果碰上這種情況的話,你的商品很有可能要等到Amazon賣完以後才有機會了。關於這一點,很有可能發生變化,請繼續看下面的描述。  […]

一場停電帶來的啟示

2月3日星期天一大早5點過鐘安全監控公司的電話就打來驚擾好夢,原來我們公司停電了,收不到監控信號他們就會立即打電話出來。電力公司預計早上11點過鐘就可以修好,這樣也不需要太擔心了,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去把全部系統恢復正常,明天可以準時出單發貨。  但是12點過去了還沒有修好,下午兩點過去了也還沒有修好,5點過去了還是沒有修好。更加上風雨大作,5點鐘就很黑了,要是電力公司的人半途告退我們第二天就沒辦法出單了。於是我們開始緊張了,計劃把在不同channel上賣的東西都停下來。  好在5點半的樣子,終於修好了。絕大部份的Server都自己啟動或是遠程啟動了,但還是有兩台Server和一些普通電腦沒辦法自己開機,筆者還是得驅車前往公司用金手指把它們開機。幸好I.T.還有其他同事把其它繁瑣的人手操作都處理掉了,要不筆者真的沒有好覺睡了。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也還是受停電的餘波的影響。有server的電源壞了,好在我們都是virutal server,做了replication,但還是要把replication切換成 production server。由於停電時間太長,很多replication也失效了,要全部重新做。最後還有反省最重要的一個server的備份server的硬體有點老舊了,趕快再訂硬碟來準備一個更好的備份server。萬一 ……..,也有個好的補救。 這些都消耗掉了很多 I.T.的時間。關鍵這是一種看不到的成本,不出狀況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各種備份(replication, redundancy,backup) 的重要性,不願意投資。就算願意投資,也不一定找得到合適的人來管理。一旦真的出狀況了,備份的server和資料要馬上就可以投入運行,這對於 I.T. 的要求實際是非常高的,很多小公司根本做不到。 很多公司都有一箱一箱的invoice放在辦公室或倉庫等某個角落,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備份。到底有沒有用?如果一場大火把東西全燒了,如果你有足夠的資料來索賠,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沒有了server,沒有一箱一箱的invoice和PO,你拿什麼去索賠? 既然筆者說得這麼聳人聽聞,那問題就來了。  我們公司的系統是不是應該搬到外面去啊?  這是有些小公司老闆會問筆者的問題 。比較新潮一點的老闆還會用cloud這個詞,”我們的系統是不是應該搬到cloud裡去啊”。由於評估,測試,培訓,搬遷和適應需要足夠的時間(金錢),而筆者比較了解小老闆們通常不願意花這筆錢,所以也常常閃爍其詞,”這個嘛,是可以搬的,等你們解決好現在的問題在再你們的consultant商量吧”。 筆者這樣回答也是狡猾狡猾的。首先,”可以搬 […]

美國商家如何利用川普揚言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的契機

背景簡介  2018年十月川普政府宣布準備退出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 (UPU)。川普對於商業運作的了解絕對超過了前面的總統,而敢於挑戰不公平的條約也是大部份所謂的政治家不敢做的。  萬國郵政聯盟成立於1874年,到2018年為止有192個成員國。它對於全球的郵件包裹派送曾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制定了標準,使得郵件和包裹可以從一個國家暢順的派送到另外一個國家。  但是機構大了,也就官僚臃腫了,自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把郵資標準定下來之後, 就沒有什麼大動作了。雖然2016年針對電子商務做了一些調整,但也只是微調一下。而定郵資的基本原則就是富國補貼窮國。美國當時是最富的國家,承擔的補貼就變得最多。50多年過去了,原本的條約就顯得荒謬了。例如,新加坡和香港還是在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待遇,可以用很便宜的郵費把包裹寄到美國。  由於電子商務以前根本不存在,所以問題也不大。就算新加坡和香港之類來佔便宜,這種補貼美國也負擔得起,也不需要計較。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這種補貼不但數額巨大,而且嚴重影響到美國商家,特別是中小商家電子商務的發展。新加坡郵政和香港郵政佔了便宜還不知道收斂,居然也大張旗鼓地在中國招攬生意。  美國商家早有抱怨,只不過之前的政府也不怎麼作為,於是美國郵政繼續補貼中國賣家來搶美國賣家的生意。這對於美國經濟上的損失不僅僅是美國郵政補貼的錢,由於不公平競爭給美國商家的造成的損失,例如裁員倒閉,才是巨大的。  美國已經補貼了世界幾十年了,被補貼者例如香港,新加坡和中國的經濟早已不是60年代的落後狀況了。補貼者不但不主動根據自己的當前的經濟狀況放棄補貼,反而變本加厲的利用這種不公平將大量的商品直接由中國運送到美國。  萬國郵政聯盟成立的初衷是幫助自由傳遞信息和自由交流,這種不公平的郵資定價標準本意是幫助落後國家的發展。但人總是貪婪的,這些落後的國家發展以後不但不主動來補貼其它落後的國家,反而利用這個補貼做起生意來賺錢。  川普政府終於採取實際行動來打破這個不公平的條約。雖然要至少等到2019年年底才能見到效果,但美國商家可以利用這個契機開始做準備工作了。  由於最受影響的是小和輕的商品(4.4磅以下),這裡主要針對這類商品進行討論。  和最便宜的Shipping Consolidator建立關係(一磅以下)  一旦直接從中國運送包裹的賣家退出市場,在底端的市場必然留下一個真空。底端市場的消費者要的就是便宜,哪怕幾分錢,幾毛錢也行。  Shipping Consolidator也是賺辛苦錢。他們把包裹收取之後,運到自己的處理中心,按區域和服務分好類後再用運送到其它對應的處理中心,然後再交給郵局投遞。由於比郵局更有效率,而且量大,所以才能從中間賺到差價。  如果你的商品在一磅以下,而現在還是主要用USPS的First Class Mail,要考慮和Shipping consolidator建立聯繫。他們可以提供比First Class Mail更便宜的價格,當然郵件的運送速度會慢,而且也需要你有一定的量才有可能很他們簽約。  郵局批准的Shipping Consolidator全部在這個鏈接裡面 https://www.usps.com/business/shipping-consolidators.htm  […]

Walmart關鍵詞(Keyword)挖掘

筆者在上篇文章”Walmart SEO 搜索引擎優化”也像很多文章一樣提到“這裡加關鍵詞,那裡加關鍵詞”。其實最難的就是找關鍵詞,現在就來分享一下一些挖掘關鍵詞的技巧。  到了一個網站要找東西的話,絕大部份用戶都是在網站上的搜索欄打搜索詞(Search term)開始的,每一次搜索都會被記錄下來。同一個搜索詞如果被反复搜索的話,網站背後強大的搜索引擎就會把這個搜索詞直接推薦給用戶了,經常出現的搜索詞也就變成關鍵詞了(Keywords)。有了網站的推薦,我們才不會無頭無腦的去亂拼湊關鍵詞。  再非常簡單地介紹一點技術背景。你的文字並不需要和關鍵詞的順序一模一樣。例如要中”local honey”這個關鍵詞, 你的文字可以是“Local Hive Florida Raw & Unfiltered Honey”,“local”和”honey”並不需要連在一起。只要”local”和”honey”都出現,就在搜索引擎上有記錄,有可能被搜出來了。  下面就來看看幾個挖掘關鍵詞的重要來源。  Walmart.com  進入Walmart的網站,搜索欄就在最上方的明顯位置。輸入你的產品裡最關鍵的東西。例如你賣的是圍巾(Scarf),在搜索欄裡面輸入“Scarf”,walmart就會給你很多推薦了。   假如你的围巾是“for women”,那你就可以继续输入”scarfs for women”, 那就有更多和“women”相關的關鍵詞出來了。  如果你的英文還可以的話,應該會想到scarf的複數還有另外一種拼法“scarves”。按同樣的方法打進去”scarves”,”scarves for women”果然是第一條。  再把“scarves for women”打進去,下面又出來了很多相關的關鍵詞。  如果有你需要的關鍵詞,應該要盡量放在你的商品名裡面,例如”winter” 和 “blanket”。  仔細留意到話,你會發現”scarfs for women”和“scarves for women”帶出的關鍵詞還是略有不同的,這就證明了Walmart背後的系統把吧scarfs和scarves當不同的詞在處理。所以最好把”scarfs”和“scarves”都放在你商品名裡面。名字奇怪不要緊,要中關鍵詞,關鍵詞中了才有機會被搜索出來,才有機會賣掉商品。  下面來看一個實例,搜索“scarfs for […]

Walmart SEO 搜索引擎優化

網路上關於Walmart SEO(搜索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的文章不多。筆者試著找了幾篇看了一下,發現這些文章都是根據Walmart的一篇文章來改寫的。根據作者的觀點,原文有以下缺點:  1. 原文作者只是想表達Walmart希望你怎麼樣來提供內容,似乎並無大量實際操作經驗(或者只有幫大牌子寫過東西的經驗),不了解現實的競爭是多麼殘酷。  2. 原文只是籠統的交代要怎麼做。沒有告訴讀者為什麼要這樣做。  3. 原文作者似乎缺乏市場經驗。假設消費者一定會細看你寫的內容,做理性思維,進行理性購買。  如果你不是一個真正的大家都知道的品牌,認真按照這篇文章或其它改寫的文章來做的話,一定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  下面筆者參照原文來進行具體分析。原文的網址是 https://sellerhelp.walmart.com/s/guide?article=000006404  1. SEO包括Walamrt網站本身的SEO,和做給其它搜索引擎例如Google和Bing看的SEO  Walmart網站本身的SEO很容易理解。如果你的商品在Walmart搜不出來,那賣出的機會就少了很多,所以Walmart本身的搜索一定要做好。  原文有意不提其它搜索引擎,但講到description的時候,提到“Avoid repeating these words in an overly obvious way”和“ Avoid too much repetition”,這些明顯都是在針對其它搜索引擎,意思是提醒你重複關鍵詞不要做過頭了。  […]

萬稅!萬稅!萬萬稅!

作者過去常常提醒有Amazon FBA的朋友要遵紀守法,老老實實按各州要求收銷售稅。但答案基本都是一樣的,“我們公司還小,暫時不理這個,以後再考慮。”。這種瀟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除非Amazon逼於無奈主動配合,州政府很難證明你有從該州的Amazon倉庫寄過商品給該州的居民。  以前各州政府沒有法律依據要求外州商家收銷售稅(sales tax),除非該外州商家在該州境內有物質存在( physical presence)。長久以來,大多數中小商家都不必關心對外州客戶收取銷售稅,因為通常在外州沒有倉庫也沒有辦公室。一直到Amazon的FBA (Fufillment by Amazon)出來,就逐漸變得複雜。很多州以Amazon在該州有倉庫,而商家的商品在倉庫裡為由,開始要求商家對該州的銷售收取銷售稅。由於很難證明商家的商品真的有在該州的Amazon倉庫存在過,大膽的商家以及(扮)無知的商家根本也不予理會。規模稍微大一點而且又膽小的商家就比較糾結,想扮無知吧,州的信都收了好幾次了;真是要收稅吧,不光Amazon要收,其它渠道也有收,關鍵其它商家不收,這不是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利的位置嗎? 隨著South Dakota 和Wayfair的官司的塵埃落定,糾結也可以結束了。很多州已經或者將要以如狼似虎的速度來照搬South Dakota的法律來進行徵稅,在該州有沒有物質存在( physical presence)已經無關緊要了。  2018年6月21號最高法院公佈的決議,South Dakota州 贏了和Wayfair的官司。這個決議意義深遠。South Dakota州基於經濟聯繫(economic ties,economic nexus)來要求收取銷售稅被認可。簡單來講經濟聯繫基於兩點來判斷:  1. 你在該州總的銷售額有多少。  2. 你在該州有多少筆交易。  以South Dakota為例,如果你賣了超過10萬美元或者有200筆以上的交易,你就必須要為該州的銷售收取銷售稅。  各州議會及州政府對徵稅可是不落人後,紛紛跟進。既然你躲不過,還是來清楚面對吧。  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州有要求按經濟聯繫徵稅的法律及具體要求  雖然基本上都是抄South Dakota的版本,但具體要求又有不同,例如  在該州的銷售額  在該州的交易筆數  是銷售額和交易筆數同時達到還是其中一個達到就要求收稅  計算的時間基礎。有些州看去年的數字來定,有的州去年今年的都看,有的州則看過去12個月。  有些州不要求你收銷售稅。但要求你上報在該州的銷售,並通知你在該州的客人(自己去交稅)。  本文最後附有到2019年1月1號為止部份州對經濟聯繫(economic nexus)徵稅的要求。  其次要知道你在有“經濟聯繫 (economic nexus)”的州的銷售數字  […]

Google Shopping Actions的缺點

在上一篇文章,我試著用簡單的概念和語言來介紹了Google Shopping Actions和Google Express的區別和聯繫,並號召讀者一起來支持Google Shopping Actions。  但Google Shopping Actions現階段也存在不少缺點。我在這裡列舉一些出來,機智的你看了以後先有一個思想準備,萬一碰上了不需要氣急敗壞,要相信Google有一天也許會改正的。 商家不能控制商品名稱  這個聽起使用有點匪夷所思,來看看實例。Walmart是Google Express最早的商家之一,並且Google Express也使用Walmart的商品評價(Review),理論上Google對於Walmart的資料應該很信任,不需要自作聰明的再去修改Walmat給的資料。但事實並非如此。下面這個例子,Walmart的商品名稱裡面的“Elastin with Vitamin E”就被Google給拿掉了。 Walmart這個例子算是好的,有些商品可能連最重要的對應的產品和型號都被拿掉,例如下面這個Best Buy的商品“POWER A Charging Station Charging stand”。名稱裡面最關鍵的“Xbox One”被拿掉了,光看這個名字,“POWER A Charging Station Charging stand”,根本不知道是給什麼用的。這個商品的名字應該是“PowerA – Dual Controller Charging Station […]